主题
分类

箴者,针也,所以攻疾防患,喻针石也。

斟酌乎质文之间,而隐括乎雅俗之际,可与言通变矣。

三极彝训,道深稽古。致化惟一,分教斯五。

篇之彪炳,章无疵也;章之明靡,句无玷也;句之清英,字不妄也。

谈欢则字与笑并,论戚则声共泣偕

文之英蕤,有秀有隐。隐也者,文外之重旨者也;秀也者,篇中之独拔者也。

情者文之经,辞者理之纬;经正而后纬成,理定而后辞畅:此立文之本源也。

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,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。

心既托声于言,言亦寄形于字

搜句忌于颠倒,裁章贵于顺序

理郁者苦贫,辞弱者伤乱

善附者异旨如肝胆,拙会者同音如胡越。

权衡损益,斟酌浓淡。芟繁剪秽,弛于负担。

以少总多,情貌无遗矣。

善删者字去而意留,善敷者辞殊而义显。

性灵熔匠,文章奥府。渊哉铄乎,群言之祖。

改章难于造篇,易字艰于代句

论如析薪,贵能破理。

夫情动而言形,理发而文见

论山水,则循声而得貌;言节侯,则披文而见时。

缀文者情动而辞发,观文者披文以入情

辞之待骨,如体之树骸;情之含风,犹形之包气。

志足而言文,情信而辞巧

意得则舒怀以命笔,理伏则投笔以卷怀

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,观文者披文以入情,沿波讨源,虽幽必显。

情往似赠,兴来如答。

夸而有节,饰而不诬

人禀七情,应物斯感,感物吟志,莫非自然。

妙极生知,睿哲惟宰。精理为文,秀气成采。

意少一字则义阙,句长一言则辞妨

形在江海之上,心存魏阙之下

句有可削,足见其疏;字不得减,乃知其密。

积学以储宝,酌理以富才

将赡才力,务在博见

心生而言立,言立而文明,自然之道也

练于骨者,析辞必精;深乎风者,述情必显。

逍遥以针劳,谈笑以药倦

春秋代序,阴阳惨舒,物色之动,心亦摇焉。

鉴悬日月,辞富山海。百龄影徂,千载心在。

繁采寡情,味之必厌。

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

昭昭若日月之明,离离如星辰之行

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。

义典则弘,文约为美。

唐诗三百首 | 小学必背75首 | 小学古诗大全 | 初中古诗 | 高中古诗 | 古诗三百首 | 宋词精选 | 李白诗词大全 |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| 《红楼梦》原文翻译白话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