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
分类

巧匠目意中绳,然必先以规矩为度

圣人之救危国也,以忠拂耳。

圣人之治民也,先治者强,先战者胜。

耽于女乐,不顾国政,则亡国之祸也。

偶参伍之验,以责陈言之实。

以子之矛陷子之盾

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,则君反制于臣矣。

奸不容细,私告任坐使然也。

故势不便,非所以逞能也。

峻法,所以凌过游外私也;严刑,所以遂令惩下也。

诚有功,则虽疏贱必赏;诚有过,则虽近爱必诛。

故古之能致功名者,众人助之以力,近者结之以成,远者誉之以名,尊者载之以势。

言无二贵,法不两适。

内外相应也,言行相称

荡而失水,蝼蚁得意焉。

明主之道,必明于公私之分

是故去智而有明,去贤而有功。

寄治乱于法术,托是非于赏罚

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,非贤圣莫能听

仁暴者,皆亡国者也。

偏借其权势,则上下易位矣。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。

道私者乱,道法者治。

善为吏者树德,不善为吏者树怨。

君见恶,则群臣匿端;君见好,则群臣诬能。

探其怀,夺之威。主上用之,若电若雷。

善之生如春,恶之死如秋,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,此之谓上下相得。

尧不能独成,乌获之不能自举

群臣见素,则大君不蔽矣。

凡人之大体,取舍同者则相是也,取舍异者则相非也。

爱多者则法不立,威寡者则下侵上。

行贤而去自贤之心,焉往而不美。

众人助之以力,近者结之以成,远者誉之以名,尊者载之以势。

使杀生之机,夺予之要在大臣,如是者侵。

一民之轨,莫如法。厉官威名,退淫殆,止诈伪,莫如刑。刑重,则不敢以贵易贱;法审,则上尊而不侵。

圣人不期修古,不法常可,论世之事,因为之备。

无参验而必之者,愚也;弗能必而据之者,诬也。

悬衡而知平,设规而知圆。

布帛寻常,庸人不释。

私行胜,则少公功。

凡德者,以无为集,以无欲成,以不思安,以不用固。

主失其神,虎随其后。主上不知,虎将为狗。

以子之矛,陷子之盾。

与死人同病者,不可生也;与亡国同事者,不可存也。

治民者,禁奸于未萌。

去好去恶,臣乃见素;去旧去智,臣乃自备。

制在己曰重,不离位曰静。重则能使轻,静则能使躁。

虫有虺者,一身两口,争食相龁遂相杀也,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,皆虺类也。

法莫如显,而术不欲见。

树柤梨橘柚者,食之则甘,嗅之则香;树枳棘者,成而刺人。故君子慎所树。

因可势,求易道。

唐诗三百首 | 小学必背75首 | 小学古诗大全 | 初中古诗 | 高中古诗 | 古诗三百首 | 宋词精选 | 李白诗词大全 |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| 《红楼梦》原文翻译白话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