浣溪沙·宿醉离愁慢髻鬟

形式:
宿醉离愁慢髻鬟,六铢衣薄惹轻寒,慵红闷翠掩青鸾。
罗袜况兼金菡萏,雪肌仍是玉琅玕,骨香腰细更沈檀。
收藏 韩偓 《浣溪沙·宿醉离愁慢髻鬟》
复制 韩偓 《浣溪沙·宿醉离愁慢髻鬟》
点击查看二维码
类   型: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晚唐女子宿醉初醒带着离别的愁绪慢慢整理环形发髻,轻如蝉翼的衣服让身子有一点点寒冷,慵懒地照着镜子涂口红穿翠衣。
装着蚕丝袜和装饰金莲花头饰,如雪肌肤在薄薄的纱衣下仿佛是玉石般润泽,在沉香与檀香的氛围下露出杨柳小纤腰婀娜的身姿。

注释
浣溪沙:唐教坊曲,用作词调。又名《小庭花》、《减字浣溪沙》、《东风寒》、《和清风》等。
宿醉:隔夜犹存的余醉。
慢:胡乱,随便。
髻鬟(jì huán):环形发髻。古代中国妇女发式。
六铢衣:中国古代计量以二十四铢为一两,六铢极言其轻。也指仙人之衣。
青鸾:青鸟。古代创说中能帮人传递信息的仙鸟。这里指青铜鸾镜。
菡萏(hàn dàn):指莲花。
玉琅玕(láng gān):玉石。
沈檀:沉香与檀香。“沈”通“沉”。

参考资料:
1、马兴荣等.《中国词学大辞典 》:浙江教育出版社,1996年:561页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点击收起 ^

赏析

  该词为典型的宿香奁体”词,为最早的《浣溪沙》,题材为宿艳情”题材,抒情风格细腻深曲,文辞丽美。

  上片主要描写宿醉初醒女子面部神态、发髻、衣服、面容等内容。宿愁”字写出女子的情绪,宿慢”写出描女子的动作,宿寒”烘托描环境冷暖,宿红”和宿翠”也出描颜色。

  下片主要描写女子体态、身姿、腰身、肌肤、和腿部。宿罗袜”、宿雪肌”、宿玉琅玕”突出描女子体态、肌肤的质感,宿骨香”和宿沈檀”突出描嗅觉感受。

  全词共六句,从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嗅觉全方位描写描女性,以雕琢的文辞表现描女子的形态美和装饰美,但更重的是她的宿离愁”,因离愁而醉酒、慵懒,失描生活的趣味却又止不住宿更沉檀”即重涂脂粉,看似享受却掩饰着内心的苦涩。

参考资料:
1、《全唐诗》(下).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年10月版,第2168页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点击收起 ^

创作背景

  该词创作时间约为860-880年之间,词人韩偓在南唐皇帝唐昭宗下任兵部侍郎等职,专写女子裙裾脂粉之词供皇帝娱乐,该词收录于《尊前集》。

参考资料:
1、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.《古典诗歌基本解读 古诗观止 8 唐五代词观止 (中册) 》:人民武警出版社, 2002年:8页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点击收起 ^
韩偓介绍和韩偓诗词大全

韩偓

韩偓(公元842年~公元923年)。中国唐代诗人。乳名冬郎,字致光,号致尧,晚年又号玉山樵人。陕西万年县(今樊川)人。自幼聪明好学,10岁时,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,令满座皆惊,李商隐称赞其诗是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。龙纪元年(889年),韩偓中进士,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,后入朝历任左拾遗、左谏议大夫、度支副使、翰林学士。
猜您喜欢

答谢中书书

  山川之美,古来共谈。高峰入云,清流见底。两岸石壁,五色交辉。青林翠竹,四时俱备。晓雾将歇,猿鸟乱鸣;夕日欲颓,沉鳞竞跃。实是欲界之仙都。自康乐以来,未复有能与其奇者。
收藏 陶弘景 《答谢中书书》
复制 陶弘景 《答谢中书书》

零陵春望

平野春草绿,晓莺啼远林。
日晴潇湘渚,云断岣嵝岑。
仙驾不可望,世途非所任。
凝情空景慕,万里苍梧阴。
收藏 柳宗元 《零陵春望》
复制 柳宗元 《零陵春望》
类型:

春草宫怀古

君王不可见,芳草旧宫春。
犹带罗裙色,青青向楚人。
收藏 刘长卿 《春草宫怀古》
复制 刘长卿 《春草宫怀古》
类型:

迎仙客·括山道中

形式:
云冉冉,草纤纤,谁家隐居山半崦。水烟寒,溪路险。半幅青帘,五里桃花店。
收藏 张可久 《迎仙客·括山道中》
复制 张可久 《迎仙客·括山道中》
类型:

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

乱山环合水侵门,身在淮南尽处村。
五亩渐成终老计,九重新扫旧巢痕。
岂惟见惯沙鸥熟,已觉来多钓石温。
长与东风约今日,暗香先返玉梅魂。
收藏 苏轼 《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》
复制 苏轼 《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》
类型:
唐诗三百首 | 小学必背75首 | 小学古诗大全 | 初中古诗 | 高中古诗 | 古诗三百首 | 宋词精选 | 李白诗词大全 |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| 《红楼梦》原文翻译白话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