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型
作者
朝代
形式

鹦鹉灭火

  有鹦鹉飞集他山,山中禽兽辄相爱。鹦鹉自念,此山虽乐,然非吾久居之地,遂去,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,山中大火。鹦鹉遥见,心急如焚,遂入水沾羽,飞而洒之。

  天神言:“汝虽有好意,然何足道也?”对曰:“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,然吾尝侨居是山,禽兽善待,皆为兄弟,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!”

  天神嘉其义,即为之灭火。

收藏 刘义庆《鹦鹉灭火》
复制 刘义庆《鹦鹉灭火》
类   型:

荀巨伯探病友

 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,值胡贼攻郡,友人语巨伯胡:“吾今死矣,子可去。”巨伯胡:“远来相视,子令吾去,败义以求生,岂荀巨伯所行邪?”贼既至,谓巨伯胡:“大军至,一郡尽空,汝何男子,而敢独止?“巨伯胡:“友人有疾,不忍委之,宁以我身代友人命。”贼相谓胡:“我辈无义之人,而入有义之国。”遂班军而还,一郡并获全。

收藏 刘义庆《荀巨伯探病友》
复制 刘义庆《荀巨伯探病友》
类   型:

同学一首别子固

宋代王安石
形式:文言文

  江之南有贤人焉,字子固,非今所谓贤人者,予慕而友之。淮之南有贤人焉,字正之,非今所谓贤人者,予慕而友之。二贤人者,足未尝相过也,口未尝相语也,辞币未尝相接也。其师若友,岂尽同哉?予考其言行,其不相似者,何其少也!曰:学圣人而已矣。”学圣人,则其师若友,必学圣人者。圣人之言行,岂有二哉?其相似也适然。

  予在淮南,为正之道子固,正之不予疑也。还江南,为子固道正之,子固亦以为然。予又知所谓贤人者,既相似,又相信不疑也。

  子固作《怀友》一首遗予,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。正之盖亦常云尔。夫安驱徐行,轥中庸之庭,而造于其堂,舍二贤人者而谁哉?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,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。辅而进之,其可也。

  噫!官有守,私有系,会合不可以常也,作《同学一首别子固》以相警,且相慰云。

收藏 王安石《同学一首别子固》
复制 王安石《同学一首别子固》
类   型:

送宗判官归滑台序

唐代任华
形式:文言文

 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?则仆与宗衮二年之志,会而离,离而会,经途所亘,凡三万里。何以言之?去年春会于京师,是时仆如桂林,衮如滑台;今年秋,乃不期而会于桂林;居无何,又归滑台,王事故也。舟车往返,岂止三万里乎?人生几何?而倏聚忽散,辽夐若此,抑知己难遇,亦复何辞!

  岁十有一月,二三子出饯于野。霜天如扫,低向朱崖。加以尖山万重,平地卓立。黑是铁色,锐如笔锋。复有阳江、桂江,略军城而南走,喷入沧海,横浸三山,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?山水既尔,人亦其然。衮乎对此,与我分手。忘我尚可,岂得忘此山水哉!

收藏 任华《送宗判官归滑台序》
复制 任华《送宗判官归滑台序》
类   型:
唐诗三百首 | 小学必背75首 | 小学古诗大全 | 初中古诗 | 高中古诗 | 古诗三百首 | 宋词精选 | 李白诗词大全 |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| 《红楼梦》原文翻译白话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