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型
作者
朝代
形式

青玉案·元夕

宋代辛弃疾
形式:

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
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
收藏 辛弃疾《青玉案·元夕》
复制 辛弃疾《青玉案·元夕》
朗诵人:
···

定风波·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

宋代苏轼
形式:

王定国歌儿曰柔奴,姓宇文氏,眉目娟丽,善应对,家世住京师。定国南迁归,余问柔:“广南风土, 应是不好?”柔对曰:“此心安处,便是吾乡。”因为缀词云。

常羡人间琢玉郎,天应乞与点酥娘。尽道清歌传皓齿,风起,雪飞炎海变清凉。(天应乞与 一作:天教分付; 尽道 一作:自作)
万里归来颜愈少,微笑,笑时犹带岭梅香。试问岭南应不好,却道: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
收藏 苏轼《定风波·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》
复制 苏轼《定风波·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》
类   型:

点绛唇·蹴罢秋千

宋代李清照
形式:
蹴罢秋千,起来慵整纤纤手。露浓花瘦,薄汗轻衣透。
见客入来,袜刬金钗溜。和羞走,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。
收藏 李清照《点绛唇·蹴罢秋千》
复制 李清照《点绛唇·蹴罢秋千》

少年游·并刀如水

宋代周邦彦
形式:
并刀如水,吴盐胜雪,纤手破新橙。锦幄初温,兽烟不断,相对坐调笙。
低声问:向谁行宿?城上已三更。马滑霜浓,不如休去,直是少人行!
收藏 周邦彦《少年游·并刀如水》
复制 周邦彦《少年游·并刀如水》
类   型:

破阵子·春景

宋代晏殊
形式:
燕子来时新社,梨花落后清明。池上碧苔三四后,叶底黄鹂一两声。日长飞絮轻。
巧笑东邻女伴,采桑径里逢迎。疑怪昨宵春梦好,元是今朝斗草赢。笑从双脸生。
收藏 晏殊《破阵子·春景》
复制 晏殊《破阵子·春景》
类   型:

醉垂鞭·双蝶绣罗裙

宋代张先
形式:
双蝶绣罗裙。东池宴。初相见。朱粉不深匀。闲花淡淡春。
细看诸处好。人人道。柳腰身。昨日乱山昏。来时衣上云。
收藏 张先《醉垂鞭·双蝶绣罗裙》
复制 张先《醉垂鞭·双蝶绣罗裙》
类   型:

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

宋代辛弃疾
形式: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
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欲说还休,却道“天凉好个秋”!
收藏 辛弃疾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
复制 辛弃疾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

沁园春·答九华叶贤良

宋代刘克庄
形式:
一卷阴符,二石硬弓,百斤宝刀。更玉花骢喷,鸣鞭电抹,乌丝阑展,醉墨龙跳。牛角书生,虬髯豪客,谈笑皆堪折简招。依稀记,曾请缨系粤,草檄征辽。
当年目视云霄。谁信道凄凉今折腰。怅燕然未勒,南归草草,长安不见,北望迢迢。老去胸中,有些磊块,歌罢犹须著酒浇。休休也,但帽边鬓改,镜里颜凋。
收藏 刘克庄《沁园春·答九华叶贤良》
复制 刘克庄《沁园春·答九华叶贤良》
类   型:

卜算子

宋代谢逸
形式:
烟雨幂横塘,绀色涵清浅。谁把并州快剪刀,剪取吴江半。
隐几岸乌巾,细葛含风软。不见柴桑避俗翁,心共孤云远。
收藏 谢逸《卜算子》
复制 谢逸《卜算子》
类   型:

临江仙(佳人)

宋代李石
形式:
烟柳疏疏人悄悄,画楼风外吹笙。倚栏闻唤小红声。外香临欲睡,玉漏已三更。
坐待不来来又去,一方明月中庭。粉墙东畔小桥横。起来花影下,扇子扑飞萤。
收藏 李石《临江仙(佳人)》
复制 李石《临江仙(佳人)》
类   型:
唐诗三百首 | 小学必背75首 | 小学古诗大全 | 初中古诗 | 高中古诗 | 古诗三百首 | 宋词精选 | 李白诗词大全 |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| 《红楼梦》原文翻译白话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