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梅

南北朝 : 谢燮
形式:
迎春故早发,独自不疑寒。
畏落众花后,无人别意看。
收藏 谢燮 《早梅》
复制 谢燮 《早梅》
点击查看二维码
类   型: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,所以它早先开放。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,但它还是傲然独立,毫不畏惧。
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,到那时,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,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。

注释
发:开花。
疑:畏惧,害怕。
别意:格外注意,特别注意。

参考资料:
1、张志江,张薇 .诗趣 :中国社会出版社 ,2008.1. :第12页 .
2、谢明 刘光前 .历代咏物诗选读 :.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,1986年12月第1版 :第20页 .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点击收起 ^

赏析

  在咏梅诗中仅以早梅为题的就为数不少。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突出一个“早”字。这首《早梅》诗,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,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。

  诗题是《早梅》,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、姿韵,而是在议论早梅“早发”的原因。“迎春故早发,独自不疑寒”。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,梅花不畏严寒,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。“迎春”二字,回答了“早发”的原因。“不疑寒”,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。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,倍感亲切。同时,在诗人观赏早梅生发出来的感叹中,隐隐寄寓着诗人的情怀。

  “畏落众花后,无人别意看”。承上联,继续抒写早梅的原因。唯怕百花开在先头,自己落了后,没有人再来观赏,所以,争先恐后,早早放出了芳香。“畏”字引出的意义深远。原来,梅花独自早早开放,是有着一种追求的,不能落在“众花后”,而要开在“百花前”。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,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,用“疑”“畏”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,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。而且,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、孤芳自赏的情怀。

 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,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,但读后,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。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,紧紧扣住了一个“早”字,突出了早梅的性格。

参考资料:
1、程龙 宋宝军 .花卉诗注析 :山西教育出版社 ,1990年06月 :第4页 .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点击收起 ^
猜您喜欢

华下对菊

清香裛露对高斋,泛酒偏能浣旅怀。
不似春风逞红艳,镜前空坠玉人钗。
收藏 司空图 《华下对菊》
复制 司空图 《华下对菊》
类型:

形式:
本以高难饱,徒劳恨费声。
五更疏欲断,一树碧无情。
薄宦梗犹泛,故园芜已平。
烦君最相警,我亦举家清。
收藏 李商隐 《蝉》
复制 李商隐 《蝉》

燕来

去岁辞巢别近邻,今来空讶草堂新。
花开对语应相问,不是村中旧主人。
收藏 韦庄 《燕来》
复制 韦庄 《燕来》
类型:

咏萍

可怜池内萍,葐蒀紫复青。
巧随浪开合,能逐水低平。
微根无所缀,细叶讵须茎?
飘泊终难测,留连如有情。
收藏 刘绘 《咏萍》
复制 刘绘 《咏萍》
类型:

霜天晓月(梅)

形式:
千霜万雪。受尽寒磨折。赖是生来瘦硬,浑不怕、角吹彻。
清绝,影也别。知心惟有月。元没春风情性,如何共、海棠说。
收藏 萧泰来 《霜天晓月(梅)》
复制 萧泰来 《霜天晓月(梅)》
类型:
唐诗三百首 | 小学必背75首 | 小学古诗大全 | 初中古诗 | 高中古诗 | 古诗三百首 | 宋词精选 | 李白诗词大全 |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| 《红楼梦》原文翻译白话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