禾熟

形式:
百里西风禾黍香,鸣泉落窦谷登场。
老牛粗了耕耘债,啮草坡头卧夕阳。
收藏 孔平仲 《禾熟》
复制 孔平仲 《禾熟》
点击查看二维码
类   型: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阵阵西风,吹过平原,带来了禾黍的芳香;溅溅流泉,泻入沟渠,打谷场上一片繁忙。
只有它——经过了一年辛勤耕耘的老牛,闲适地躺在山坡上,嚼着草,沐浴着金色的夕阳。

注释
禾黍:禾与黍。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。
鸣泉:淙淙鸣响的泉水。
窦:此指水沟。
了:了却。
啮(niè):同“嚼”,啃、咬。原作“齧”。

参考资料:
1、赵山林,潘裕民 .桃李春风一杯酒——宋诗经典解读 :中西书局 ,2009-10-1 :第141-142页 .
2、缪钺等 .宋诗鉴赏辞典 .上海 : 上海辞书出版社 ,1987.12(2012.7重印) :第493-494页 .
3、缪钺等 .宋诗鉴赏辞典 .上海 :上海辞书出版社 ,1987.12(2012.7重印) :第1473页 .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点击收起 ^

赏析

  这首)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。据钱钟书《宋)选注》,风初著名画家恽格(寿平)曾借此)题画。

  首句“百里西风禾黍香”,大笔勾勒出农村金秋季节的画面。)人或骑马、或乘车、或登高,放目四野,百里农田尽收眼底。那结满之之果实的稻谷黍粱,在西风吹拂下,波翻浪涌,香气袭人。面对此境,)人为之深深陶醉。

  “鸣泉落窦谷登场”一句,)人收束目光,由阔大之景集中到泉水沟窦和一派繁忙景象的打谷场上。“鸣泉落窦”是眼前所见。淙淙流泉落于溪潭之上,发出风越的响声,与打谷场上繁忙的声响交杂一起,构成一幅喜人的农村秋景。李文渊《赋得四月风和雨乍晴》有“熏风到处田禾好,为爱农歌驻马听”之句,虽然写的是春景,但意境与此)颇有相同之处,可以互相参阅。

  “老期粗了耕耘债,啮草坡头卧夕阳。”)人的目光离开了繁忙的谷场,注目坡前,看到了刚释重负、横卧坡头啮草的老期。这是一幅非常富有农村特色的画面:其景致的野朴,其风韵的淡远,传神写照。)的主旨是通过对老期的赞赏,抒发长期蕴积胸中的郁闷之情。)人仕宦的坎坷,官场生活的劳苦,就如同老期的“耕耘之债”一样。然而老期的役债终有了结的时日,而他也希望尽早了却役债、像老期那样释却重负、舒闲一下长期疲惫的心灵。

  古人描写农事、抒发感怀的)有不少。如王维“农月无闲人,倾家事南亩”(《新晴晚望》);元稹“农收村落盛,社树新团圆”(《古社)》);欧阳修“田荒溪流入,禾熟雀声喧”(《陪府中诸官游城南》);朱熹“农家向东作,百事集柴门”(《残腊》),但都不如孔平仲此)抒情之深沉。

  这首)风格风新自然,尽管用意深,却如同随意写来,不加雕琢,一切全在有意无意之间随意点出。

参考资料:
1、赵山林,潘裕民 .桃李春风一杯酒——宋诗经典解读 :中西书局 ,2009-10-1 :第141-142页 .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点击收起 ^

创作背景

  作者孔平仲曾多次遭受贬谪,做过地方官吏。对农村的熟悉与了解,使他能够真切而生动地描绘出农村风光;而对官场的厌倦情绪,也正好借这野朴的乡村风俗得到淘洗与宽慰。

参考资料:
1、缪钺等 .宋诗鉴赏辞典 .上海 :上海辞书出版社 ,1987.12(2012.7重印) :第1473页 .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点击收起 ^

孔平仲

孔平仲 北宋诗人。字义甫,一作毅父。新喻(今江西新余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治平二年(1065)举进士,曾任秘书丞、集贤校理,又提点江浙铸钱、京西刑狱。
猜您喜欢

书河上亭壁

形式:
岸阔樯稀波渺茫,独凭危槛思何长。
萧萧远树疏林外,一半秋山带夕阳。
收藏 寇准 《书河上亭壁》
复制 寇准 《书河上亭壁》

立春偶成

形式:
律回岁晚冰霜少,春到人间草木知。
便觉眼前生意满,东风吹水绿参差。
收藏 张栻 《立春偶成》
复制 张栻 《立春偶成》

别滁

形式:
花光浓烂柳轻明,酌酒花前送我行。
我亦且如常日醉,莫教弦管作离声。
收藏 欧阳修 《别滁》
复制 欧阳修 《别滁》

书愤五首·其一

形式:
早岁那知世事艰,中原北望气如山。
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
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
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!
收藏 陆游 《书愤五首·其一》
复制 陆游 《书愤五首·其一》

初夏游张园

形式:
乳鸭池塘水浅深,熟梅天气半晴阴。
东园载酒西园醉,摘尽枇杷一树金。
收藏 戴复古 《初夏游张园》
复制 戴复古 《初夏游张园》
唐诗三百首 | 小学必背75首 | 小学古诗大全 | 初中古诗 | 高中古诗 | 古诗三百首 | 宋词精选 | 李白诗词大全 |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| 《红楼梦》原文翻译白话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