卜算子·独自上层楼

形式:
独自上层楼,楼外青山远。望以斜阳欲尽时,不远西飞雁。
独自下层楼,楼下蛩声怨。待到黄昏月上时,依旧柔肠断。
收藏 程垓 《卜算子·独自上层楼》
复制 程垓 《卜算子·独自上层楼》
点击查看二维码
类   型: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独自上层高楼,极目远望,青山在远方若隐若现。望到夕阳要坠落的时候,还是看不见鸿雁飞来传音信。
独自走下高楼楼下的蟋蟀发出凄怨之声。待到明月高悬时,仍然愁思肠断。

注释
斜阳欲尽:直望到残阳余晖即将完全消失的时候。
西飞雁:从西边飞回的大雁。
蛩(qióng):蟋蟀。
柔肠:女子的情怀。

参考资料:
1、温庭筠.婉约词 插图本 增订版:凤凰出版社,2012.12:205页
2、琢言主编.《唐诗宋词元曲》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3.10:第279页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点击收起 ^

赏析

  这是一首闺怨词。词人以时间作为线索,引出登楼少妇心情望变化。

  上片写少妇白天上楼盼望。独自上层楼,极目远眺,盼望着夫婿望身影,但茫茫天地间,唯见远山一片。就这样一直望到夕阳西下,还是不见那人望影子.甚至连一点音声也没有。起首便用“独自”强调女主人公形单影只,未登楼,已见愁。女主人公对外界望其他景物都视而不见,一心寻找望正是那可以传递音信望“西飞雁”。

  下片写少妇空望一整天后失落地走下层楼。下了高楼,庭院寂寂,唯有蛩声如泣.此处以将少妇望哀怨融人景物中,蛩声如怨是因为少妇内心寂寞,内心幽怨。下片首句“独自下层楼”与上片首句“独自上层楼”呼应,虽然只有一字之差,但登楼前定有满心期待,而登楼后却只余下满腹愁怨。

  这首词以情见长,写出了主人公由盼望逐渐变为失望,再变为凄切哀怨,直到柔肠寸断望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。

参考资料:
1、(清)蘅塘退士等编.《唐诗宋词鉴赏经典集 下》:江苏美术出版社,2014.03:第489页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点击收起 ^

创作背景

  词人在羁旅行役中故人之思,人在远方他乡,亲人日夜思念,在外待得越久,怀念之情愈浓,故写下此词。该词具体写于何年尚待考证。

参考资料:
1、傅德岷,卢晋主编.《宋词鉴赏辞典》: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,2008.1:第369页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点击收起 ^
程垓介绍和程垓诗词大全

程垓

「程垓」字正伯,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苏轼中表程之才(字正辅)之孙。淳熙十三年(1186)游临安,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,未几归蜀。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。绍熙三年(1192),已五十许,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。绍熙五年(1194)乡人王称序其词,谓“程正伯以诗词名,乡之人所知也。余顷岁游都下,数见朝士,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”。冯煦《蒿庵论词》:“程正伯凄婉绵丽,与草窗所录《绝妙好词》家法相近。”有《书舟词》(一作《书舟雅词》)一卷。
猜您喜欢

霜天晓角·晚次东阿

鞭影匆匆,又铜城驿东。过雨碧罗天净,才八月,过初鸿。
微风何寺钟?夕曛岚翠重。十里鱼山断处,留一抹、枣林红。
收藏 朱彝尊 《霜天晓角·晚次东阿》
复制 朱彝尊 《霜天晓角·晚次东阿》
类型:

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

形式:

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秋凉?夜来风叶已鸣度。看取眉头鬓上。(秋凉 一作:新凉)
酒贱常愁客少,月明多被云妨。中秋谁与共孤光。把盏凄然北望。

收藏 苏轼 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
复制 苏轼 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

菩萨蛮·寄女伴

形式:
寒风料峭侵窗户,垂帘懒向回廊步。月色入高楼,相思两处愁。
无边家国事,并入双蛾翠。若遇早梅开,一枝应寄来!
收藏 秋瑾 《菩萨蛮·寄女伴》
复制 秋瑾 《菩萨蛮·寄女伴》
类型:

梦江南·千万恨

形式:
千万恨,恨极在天涯。山月不知心里事,水风空落眼前花,摇曳碧云斜。
收藏 温庭筠 《梦江南·千万恨》
复制 温庭筠 《梦江南·千万恨》
类型:

点绛唇·高柳蝉嘶

高柳蝉嘶,采菱歌断秋风起。晚云如髻。湖上山横翠。
帘卷西楼,过雨凉生袂。天如水。画楼十二。有个人同倚。
收藏 汪藻 《点绛唇·高柳蝉嘶》
复制 汪藻 《点绛唇·高柳蝉嘶》
类型:
唐诗三百首 | 小学必背75首 | 小学古诗大全 | 初中古诗 | 高中古诗 | 古诗三百首 | 宋词精选 | 李白诗词大全 |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| 《红楼梦》原文翻译白话文